夏日共城,风轻雨润,绿意正浓,生机盎然。走进我市乡村,一个个风貌一新的村庄镶嵌在青山之中,一条条宽阔的道路整修一新,一排排高大宽敞的民居格外抢眼,一张张农民的笑脸荡漾着幸福欢畅,蓝天、绿树、鲜花,无不彰显着我市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心怀为民谋福祉,着眼保障改善
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我市掀起一波又一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热潮,一个个美丽乡村渐次绽放在共城大地,一幅幅富美田园新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地展开。
展新颜:环境整治显成效
一条条宽敞、洁净的柏油马路环村而过,一株株杨树、柳树傲然耸立在街道两旁,一面面图文并茂的
文化墙取代了残垣断壁,一片片绿地取代了臭气熏天的“龙须沟”,一个个身着黄色环卫衣的农村保洁员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一幅幅画面,是在我市广大农村随处可以看到的新景象。
在南寨镇雁翅口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农村妇女们正跟着
音乐欢快地跳着广场舞,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打扑克。“广场修好了,我是最大的受益户。”60多岁的村民王安付高兴地说。原来在广场建成之前,这里是一块空地,村民总是把垃圾往里倒,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垃圾场,难闻的气味和随处乱飞的虫子让周围的住户遭了殃,更让住在旁边的王安付头疼不已。
去年以来,农村环境整治给雁翅口村的村民们带来了希望,改造垃圾场作为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被纳入了环境整治的头等大事。村上彻底清理了堆放已久的垃圾山,并通过财政奖补和群众自发的筹资筹劳建起了村文化广场。如今,整洁干净的文化墙和各类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让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今天的新广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带来的村貌之变,正刷新着人们对过去村内环境脏乱差的概念和村民落后保守的生活习惯。“以前这块几乎没人来,就算经过也是捏着鼻子一路跑,现在一到傍晚,男女老少都会来广场上健身锻炼,多热闹。”王安付老人喜滋滋的说。
这一幕幕只是我市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自我市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
辉县”活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上下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载体,以治脏、治乱、治差和绿化、亮化、美化“三治三化”为重点,全市动员,人人参与,建管并举,积极行动,扎扎实实完成了阶段集中整治任务,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整治目标。当前,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面貌,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渐次出现在农村大地上,构成了一幅幅温馨清新的乡村发展动态图。
建机制:长效管理到实处
修水泥路、建垃圾池,栽风景树、安装路灯,一个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纷纷落成……环境好了,农村环卫保洁工作就成了维持乡村美丽的重要保障。
走进张村乡郗庄村,只见数十个小型垃圾桶沿着民居和主干道有序排列开,几位身着“黄马甲”的保洁员正在清扫垃圾,崭新的垃圾清运车和新投放的垃圾桶上“美丽乡村农村保洁”字样显得格外醒目。“过去村里人处理垃圾,都养成了‘各扫自家门前雪’的习惯,院前屋后的沟渠成了垃圾集散地,现在好了,村里有专人保洁,如今按时收集垃圾已成为我们村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现在每家每户门口都干干净净,乱扔乱倒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说起如今的居住环境,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郗庄村支两委先后
投资60余万元,出动铲车等大型机械20余次,建成仿古长城墙1公里、文化道德墙400平方米、水泥路3万余平方米,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动村民投工投劳,使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如今的郗庄村,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映入眼帘,新建的文化
娱乐广场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整洁的街道、醒目的道德墙、整齐的村居、幽雅的环境、文明的乡风,无不构筑着今日郗庄村的美丽。
环境整治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整治成果才会巩固下来。为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我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概括为“四建四有”,即建立工作队伍,确保有人管;建立管护制度,确保有规矩;建立经费筹措制度,确保有钱用;建立考核奖惩标准,确保有效果,从而提高监管能力。如今,农村环境一日一小变,月月有大变。无论在镇区还是在村组,定期打扫卫生,已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路段和保洁员作业面详细划分使镇村街道干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创新措:干群一心促嬗变
“只要肯干,一切都会变好。现在路宽了,树绿了,空气好了,出来散步、歇凉都觉得比以前舒服多了,这再苦再累也值。”采访中,透过百姓如此发自内心的言语,能够感受到群众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大力支持。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全市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多年来,我市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在连续整治的良好成效基础上,去年又吹响了新一轮整治号角,全市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认真落实目标承诺,积极参与整治活动,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整治方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不断完善整治思路,细化督查方案,加大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在财政预算内安排奖补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还有全市领导、驻村干部、单位职工,也全心为民投入农村环境整治中……正是有了这种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有了这群一心为民、奋勇向前的党员干部,全面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他们纷纷加入整治行动中,自觉搬草垛、清垃圾、拆违建,积极为绿化、修路和管护出工出力。
“清洁辉县大行动”攻坚号角吹响后,我市定于在每年的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前分别开展一次集中整治活动。每到这些节假日前后,利用休息时间,从村庄到乡镇,再到
旅游环路,处处可以见到全市机关干部和群众义务参加劳动的身影。“抓环境就是抓民生、抓发展,就是抓
招商引资、抓生产力。我们要向环境整治要形象,向环境整治要发展,向环境整治要民生。通过这次集中整治行动,大打一场环境整治翻身仗,力争使全市整体环境有大的突破和提升,使辉县实现由脏乱差向绿亮美的彻底转变,让辉县市成为真正的美丽辉县。”市委书记王天兴坚定地说。
广袤的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力量;勤劳的农民,饱含着美丽的期望。让乡村更美,让群众更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是时代前行的呼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市正保持着饱满的激情,抱着必胜决心,不断挥毫泼墨,描绘着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刘芳云)
《辉县市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187394.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