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24节气中的小满,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这也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三夏”生产攻坚战即将打响。连日来,我市农业局、农机局、粮食局等多部门联动,确保我市“三夏”工作完满完成。
2014——2015年度我市小麦播种面积74万亩,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续保持我市夏粮连年增产的良好势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夏粮生产,以小麦高产创建为突破口,以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全面落实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技术,克服了冬季气温偏高、春季病虫发生偏重偏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小麦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据技术人员预测,今年平均亩穗数、穗粒数较往年皆有增加,亩穗数43.6万,穗粒数31.2粒,千粒重42克,平均单产485.6公斤,总产36.08万吨,增幅1.6%。
市农业局:持续抓好小麦后期管理 目前小麦正处在灌浆期,正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干热风、冰雹等灾害的多发期,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田间管理切实关系到农民“三夏”大丰收,田间管理重点是养根护叶保证后期灌浆,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特别是穗蚜、赤霉病、白粉病等,达到防治标准及时防治;搞好“一喷三防”,克服群众后期不用药的习惯,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小麦叶面喷洒,有条件的可组织合作社等开展统防统治,起到防早衰、防病虫、防干热风、增粒重、保产量的作用。
市农机局:农业机械1万余台(套)投入生产 为确保“三夏”收粮不耽误,市农机局积极协调农机生产厂家、农机经销企业畅通供货渠道,并充分发挥农机供应企业和维修网点的作用,备足、备齐大中型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等作业机械和关键零配件,实行全天候营业。与此同时,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采取以会代训、集中
培训、重点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准备参加“三夏”农机作业及跨区机收的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全市农机部门已经组织好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打捆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万余台(套),充分做好了“三夏”机具准备工作,全市小麦可以在1周内收获完毕,确保机收率达到98%以上;已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1800人,已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500余张。
市粮食局:做好启动最低保护价收购准备 据市粮食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小麦产量及质量状况,根据市场行情,做好启动最低保护价收购准备,最大限度地收购农民余粮,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并积极与农发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协调落实小麦收购资金,做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的资金供应工作,确保收购不打“白条”。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准备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共有仓容22.34万吨,现有空仓容12.84万吨,已准备输送机140台、震动筛23台、容重器35台、硬度仪18台、通风机102台、
汽车衡45台、塑料布4.01吨、油毡73捆、麻袋6万条、篷布191块,通过“腾并挤”、租赁、外垛等形式,确保粮食“收得起、储得下、管得好”。(刘文君)
《厉兵秣马备战“三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18577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