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辉县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摘要]我市有12.8万的未成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满怀梦想的数字。 这是一个凝聚社会最多关心、关注和关爱的群体。 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同种下颗颗饱满的种子,等待未来绽放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近年...

  我市有12.8万的未成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满怀梦想的数字。
  这是一个凝聚社会最多关心、关注和关爱的群体。
  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如同种下颗颗饱满的种子,等待未来绽放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以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让未成年人亲身参与、体验、感悟,用道德雨露浇灌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之花。

在传统文化实践中推进道德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何以“树人”?立德为先。
  如何让德育之花绽放每个角落?我市把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在传播传统文化实践中推进道德教育,努力破解“高、大、空、远”的德育窠臼,积极构建“近、小、实、亲”的德育新模式。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3月25日下午,一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在市城内小学展开。学生们通过一句句朴实的歌词,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孝老爱亲、诚信友爱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具体要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道德文化的熏陶。“通过传唱《三德歌》、《守善念》这些歌,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后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重老师、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参加比赛的三年级学生王浩天说。
  而实验小学、子弟小学等学校则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学生或缅怀先烈,或回顾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如岳飞的民族精神、文天祥的英雄气节,让学生知道正是这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熏陶和培养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使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得以维系。市第一初级中学还组织学生到宏福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洗脚、叠被,力所能及地表达爱心、孝心,用最朴实的行动营造一份浓浓的和谐亲情。
  一系列多彩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让全市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认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榜样“正能量”激励未成年人

  市城北中学“救火英雄”杨森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自强自立之星”马德富,常村中心校“助人为乐”少年郭中颖……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学校,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河南省美德少年,他们用稚嫩的双手、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个个美丽感人的童年故事,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着当代少年的正能量。
  为树立未成年人身边的榜样,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12年开始,市文明办、团市委、妇联、教育局等多家部门联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对推荐、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美德少年”进行大力宣传,并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依托学校主题班队会、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载体,用榜样“正能量”激励未成年人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形成“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近两年,我市有近50所中小学学生参与省、市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各级各类“美德少年”70余名。他们或勤奋学习,或乐于劳动;有孝老爱亲的榜样,也有诚实守信的典型。他们都是同学们身边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典型,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全市少年的美好品德。
  “他们身上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我们未成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传统美德的承继者,做良好品行的践行者。”市城北中学初一三班学生王丽婷说。

乡村少年宫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篮球场上,孩子们展露着矫健的身手;音乐室里,歌声飘荡、琴声飞扬;美术室里,一幅幅素描、水彩画跃然纸上;舞蹈室里,一群女孩子和着美妙的乐曲翩翩起舞,墙上的大镜子中,映出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这是记者近日在南村镇中心校看到的乡村少年宫里的情景。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在中央、省彩票公益金和文明单位的帮扶帮建下,我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2所,在全市22个乡镇实现了乡村少年宫全覆盖。
  乡村少年宫建成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免费开展了经典诵读、传统教育、书法、绘画、剪纸、葫芦丝、腰鼓、电子琴、竖笛、舞蹈等多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读养德、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给山里的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挥天性、学习娱乐;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匮乏,课外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留守儿童”失管失教的问题,乡村学校少年宫受到了社会、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
  “少年宫就像我们温暖的家,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自信。”舞蹈室里,该校四年级学生王静的笑容灿烂而自信。她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喜爱舞蹈,只是不敢表现罢了,现在有了少年宫这个舞台,让她有了想表现的冲动,并且把这种表现欲也带到了学习中。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乡村少年宫’为他们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南村镇中心校小学校长白志勇十分支持少年宫建设。该校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仅小学在校生就有1000余人,且80%是留守儿童,受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十分单一,除了看书就是打乒乓球。如今在省彩票公益金的帮扶下,该校建起了乡村少年宫,少年宫不仅成了学生们体验艺术魅力的宫殿,也成了他们追寻快乐足迹、创造梦想的舞台。
  全社会的关爱,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未成年人的心田;犹如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激情绽放,争奇斗艳。所有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都只为明天的太阳铺展开一片健康、自由、快乐的蓝天!(邢丽凤 牛丽平)


《辉县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15693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