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亮点多
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低位;城乡居民
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有序推进;以
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信访维稳力度加强,权益保护更加积极;人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多,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进入2014年以来,我市劳动保障部门紧紧围绕服务
民生中心大局,忠于职责,开拓创新,将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为我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亮点一: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就业战线坚持就业优战略,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用工难”问题;通过举办现场
招聘会和提供就业信息,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
截至12月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89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2071人,登记失业率为3.4%,低于省、
新乡市水平。劳动就业部门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援企稳岗”、“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百村送岗”等专场招聘活动20多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实现农村劳动力外转移就业16.9万人,创劳务收入27.7亿元。
亮点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我市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保险管理发放工作,健全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25万人、4.8万人、2.3万人,参保覆盖率99.8%;医疗保险征缴9461.9万元,工伤保险征缴1150.4万元,生育保险征缴337.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45.13万人,参保覆盖率99.8%,累计征缴保费5.3亿元(其中2014年5233万元),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员106584人,累计发放养老金6.8亿元(其中2014年1.54亿元),发放率100%。
同时,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四不出村(社区)”工程,在全市乡村建成便民服务点312个、代办点459个,做到了1.5公里服务圈“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四个不出村。
亮点三: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有序推进
为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我市通过抓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以高质量的职业
培训促进高质量的就业。
劳动保障部门通过组织开展“送培训、送技能”下乡活动,把八成以上的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及村(社区),全市就业服务机构及基层服务站、定点培训机构,普遍设立培训登记业务窗口,向各类求职者宣传就业再就业培训政策,免费进行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劳动就业局训练中心、市技工学校为主,民办培训学校为辅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今年实现培训各类人员6460人,其中农民工培训3838人、再就业培训1826人、创业培训39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406人。
亮点四:以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返乡后一直给本市私企打工,总想自己干点什么,但由于缺资金,不懂经营,一直没能如愿。如今,我市出台《小额贷款实施细则》后,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上门动员我参加了SYB创业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创业培训知识、技能,加上担保中心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圆了我的老板梦”。这是薄壁镇农民崔龙涛
手机店开业时的一番感慨。
我市把开展创业培训和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创业促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引导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共已开展创业培训五期13个班次,培训39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65 万元,扶持860人创业,带动就业3200人,回收率达到100%。
亮点五: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有所加强
劳动监察部门会同建设、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依法严厉打击使用童工、强迫劳动、非法职业中介、欠薪逃匿等严重违法行为。对157个企业报送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进行了审查备案。将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100元调整为12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0.4元调整为12元。劳动争议仲裁共立案95起,结案82起,其中调解9起,撤诉10起,案外调解9起。受理信访案件34起,立案34起,结案34起。受理投拆举报76起,结案43起,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8万元,现场为300多名工人发放工资215万余元。处理一起恶意欠薪入刑案件。
此外,我市劳动保障部门还积极加强软、硬件建设,在服务大厅设置导示图、咨询服务台等便民设施,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统一挂牌上岗,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服务指南宣传单等形式,将各业务窗口的办事程序、办事流程、办事时限和服务承诺等予以公开。自觉形成“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窗口,事事是服务”的氛围。目前,市劳动保障事业服务中心日接待群众突破1000人。
《劳动局将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104287.html,谢谢合作!